最近我发现,在很多家庭,孩子几乎每天都很难和父母一起吃饭。全家人都忙着各种活动。购物变成了网购,郊游变成了宅在家里。没有正常的家庭生活,哪里来良好的家庭教育?那么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什么是家庭生活?我觉得就是粮米油盐,父母都是短期的。
家庭生活就是一家人一起做饭
与孩子一起准备家庭聚餐时,询问每个人喜欢吃什么,并列出一份清单,以免忘记。一起去市场或超市买蔬菜,认识不同的蔬菜,鸡、鸭、鱼等,根据色、香、味来判断品质,然后做出选择,看看搭配哪些菜品他们。经过挑选、称重、算算,孩子会发现蔬菜一定要按斤买,而大葱、香菜则要成串或一两买。过去,心算技术仍然可用,使用加法、减法、乘法和除法。现在只需使用计算器和微信即可支付。给孩子讲一些过去的故事,如果有钞票的话,让他们欣赏一下。当你拎着一袋蔬菜回家时,大家互相帮助。是不是很满足呢?
和孩子一起准备饭菜,洗蔬菜、切蔬菜、准备调味料、蒸、炒、烤。你要根据不同的食材采用不同的方法,还要合理安排时间,加快烹饪过程!孩子们向家长们学习了统筹安排,食材和调料也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。他们还了解到,日常生活中,将普通的饭菜摆上餐桌并不那么容易。孩子们自己做饭后,就不会那么容易浪费了。一粥一饭真是来之不易啊!
看到一桌子的菜摆好了,一家人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。坐在一起,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,你给我摘菜,我给你盛一碗米饭。聊学校里的趣事,聊工作中的小烦恼,算算哪个表弟又结婚了,哪个阿姨过生日,要准备什么礼物或者多少钱礼金;在餐桌上告诉您的孩子,他们小时候就抓住过它。食堂里吃肉、争抢食物的故事,让孩子们发现父母有趣的童年,发现两代人生活的差异,感受社会不断的变化。
有父母陪着吃饭,满足了最低的生理需求,孩子也会感觉安稳、舒服。互相聊天会让孩子感到温暖,遇到问题就会敢于和父母倾诉。我想校园欺凌、自卑、抑郁的现象会少很多。
吃完晚饭,大家互相帮助,分配任务,比如收碗、擦桌子、洗碗、扫地、拖地。如果你家里有扫地机、洗碗机等现代化电器,不妨和孩子一起操作一下,体验一下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。还可以和孩子讲一些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、电路板知识、用电常识等。
这种互动会激发孩子的求知欲。孩子们可能会问很多为什么。家长千万不能不耐烦。如果不能回答孩子的问题,就让孩子查资料或者问老师。好奇心是孩子学习的原动力。一个脑子里有这么多问题的孩子怎么会厌倦学习而放弃呢?
家庭生活意味着每周一起去购物
想想家里需要添加哪些必需品,让孩子在琳琅满目的产品中比较价格和质量,看看哪一款更划算;如果你非常喜欢某样东西,但它确实太贵了,你就必须忍受;这可以让孩子学会抵制诱惑。 。家里具有相同功能的东西不能重复购买;人多就得排队;当然,现在很多超市都有自动收银机了,快和孩子一起尝试一下吧!也许孩子会问:一切都是自动的,那学习还有什么意义呢?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哲学问题!
也许在买东西的时候,你选的商品被别人拿走了,你喜欢的商品超出了预算,而你最后选的商品却缺货了。这是孩子们必须经历的失望和小挫折。这些小事都需要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,学会做出选择。
家庭生活就是每周一起进行家庭活动
全家出去运动、郊游、聚会、读书等,放下手机,观看大自然四个季节的变化。从路牌和植物的生长情况判断行走方向。通过看地图判断步行时间。在公园里看看这里,触摸那里,研究植物的颜色和颜色。与朋友聚在一起,学习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,一起读书,倾听彼此的意见,学会接受差异。
家庭生活就是拜访邻居家,邀请孩子们在院子里狂奔、骑自行车、做游戏。在这个过程中,孩子们学习规则、合作和谦逊。当你看到邻居需要帮助时,你应该伸出援助之手。俗话说“远亲不如近邻”!
看似无用的家庭生活,其实是最有用的家庭教育。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、生活琐事、父母的琐事,让孩子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气息。他们发现生活很有趣,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很有趣。
毕竟人与人之间需要情感联系,这是任何电子设备都无法替代的。而一个孩子可以完成家庭生活中那么多的任务,并得到父母的关注和鼓励。他就是这么有能力。这就是他的自我价值感和自尊感。
一个热爱生活、有高度自尊心的孩子,一定会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奋斗。在学校,他会努力学习;在职场上,他会努力工作。
希望家长们多让孩子过真实的生活,少带孩子去各种机构的路上!
关于作者:
网名“麻辣班主任”(抖音账号56330162099)
22年深圳福田中学高中班主任经验
首届广东省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委员会委员
深圳市陶行知研究会班主任专业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
深圳市妇联家庭教育讲座组成员
深圳市福田区兼职校长
福田区“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”主持人
深圳市第二批、第三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
深圳首届100名“我最喜欢的班主任”
福田中学“家庭教育”品牌课程主持人
福田区春晖家长学校高级讲师
优秀班主任、优秀共产党员、福田区十佳班主任
深圳市高考先进个人
广东省普通高考优秀评委
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人文学院校外导师
主持省、市、区等各级德育项目,参与国家级及深圳市社科院项目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iexianghudong.com/html/tiyuwenda/9415.html